融資輪次
企業在上市之前會經歷許多的融資階段,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常看到新聞中說到A輪、B輪融資,其實在這之前還有種子輪和天使輪等等,這些就叫做融資輪次。融資輪次的劃分目前項目融資屬于輪次大致可以分為:種子輪、天使輪、A輪、B輪、C輪、D輪+等,下面解釋一下專業詞匯具體意思。
首先,先來說說關于種子期。
在融資中,這一般被稱之為“種子輪”投資,它是指公司發展的一個階段。在這個階段,公司只有創意卻沒有具體的產品或服務,創業者只擁有一項技術上的新發明、新設想以及對未來企業的一個藍圖,缺乏初始資金投入。創業者在這一階段尋找投資的時候,最需要的講清楚的是“我要做什么”,重要的是要給投資人畫好你想象中的“大餅”。
一般來講,因為前期資金需求相對較小,也或許是創業者大都抱有“先做出一點成績或者先做出個樣子”的想法,種子期的所需要的資金都是創業者自籌或者通過親朋好友來籌集。當然,也有種子期投資人和投資機構。
注意,種子期的投資資金一般在10萬-100萬RMB左右。當然,也有破例。
種子輪之后,就是天使輪階段了。
天使輪是指公司有了產品初步的模樣,商業模式也已初步形成,同時積累了一部分的核心用戶。投資來源一般是天使投資人、天使投資機構。相比之后的融資,這個時期想要拿到融資還是相對容易的,投資人主要看的是創業團隊和創業方向。
對于成熟理性的天使投資機構來說,種子期和天使期項目在階段上的差別不大,區別最大的就是在融資金額上。因此,也有人會把這種初創公司的融資階段稱為“種子天使”。
天使輪的投資資金額度一般在100萬RMB到1000萬RMB左右。
按照正常的融資進程,下一輪的融資應該是A輪融資。但是,有的公司會增加一輪融資:Pre-A輪。
Pre的意思是前期,Pre-A就是A輪之前的融資。增加這輪融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創業公司在估值不理想;資金困難,但又沒有達到A輪階段的規模,以上這些情況都有可能。Pre-A可以看作一個緩沖階段,可以讓創業者資金壓力緩解,也可以讓新的投資人進來。
在A輪融資階段,創業公司的產品已經基本成熟,產品上線或者服務已經正常運作一段時間,并有完整詳細的商業及盈利模式。另外,創業公司在行業內擁有一定地位和口碑,但是還處于虧損的狀態,有誘人的前景。A輪的投資資金額度一般在1000萬RMB到1億RMB左右。
2015年12月,58到家宣布與阿里巴巴,平安,KKR完成了A輪融資協議的簽署,58到家將以超過10億美金的估值融資3億美金。據說,這是互聯網史上最巨額的A輪融資。
當然,從天使到A輪是很多創業公司很難踏出的一步。在這個時期,是考驗創業公司的產品、商業模式、盈利模式和創業團隊等各個方面的階段。如果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一個項目的失敗或者說創業失敗。
度過A輪完之后,B輪融資就相對容易。
創業公司經過一輪燒錢后,獲得了較大發展。甚至一些公司開始盈利,盈利模式趨于完善,可能需要推出新業務、拓展新領域。資金來源一般是大多是上一輪的風險投資機構跟投、新的風投機構加入、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加入。投資資金額度一般在2億RMB以上。
到達C輪融資的時候,創業公司又會遇到一個瓶頸。
這時公司已經非常成熟了,離上市不遠了。這輪除了拓展新業務,講講“生態”,就要開始準備上市了。資金來源主要是私募股權投資,有些之前的VC也會選擇跟投,投資資金一般在10億RMB左右。
這些需要更多輪融資的公司大部分是其本身的業務所決定的,有的項目需要大量的燒錢,過早上市就不符合這類公司的發展戰略,最為形象的例子就是滴滴了,滴滴由于燒錢補貼,現在已經G輪了,還在融資。
完成以上這些融資階段后,公司就可以上市了。
上市之前第一件事就是IPO。
IPO(Initial Public Offerings)即為首次公開募股,是指一家企業或公司(股份有限公司)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(首次公開發行,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)。只有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后,公司才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。IPO需要經過多個環節的嚴格審核。